2016年8月22日 星期一

【 人的感性無法瞭解自己的死亡 】

 人的感性無法瞭解自己的死亡 

人知道自己會死,但這個知道只是理性的;在感性上人不相信自己會死,也無法瞭解自己會死。由於感性比理性距離自我更近,所以實際上我們以為自己不會死。

「日常死亡意識」概念創作者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22 Aug 2016
20160822

個人前幾次在網路上發表的相關內容見下:

 感性頭腦無法了解自己與親密者的死亡 
個人創作的「日常死亡意識」概念主張暗地裡人以為自己及與自己關係親近的人是不會死的,這是因為人腦的感性區是無法了解、理解與想像自己、家人與密友的死亡或會死去。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5 Aug 2016


人的理性瞭解死亡 但人的感性無法把握死亡

人腦是一腦有二室,感性室與理性室。當我們對事情有想法時,要瞭解是從哪一室產生的。對於死亡,人的理性是瞭解的,但人的感性把握不住死亡或無法瞭解死亡。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19 Oct 2014
20141019

日常死亡意識

我們只是表面知道自己會死,但是暗地裡我們以為,自己及與自己關係親近的家人、密友是不會死的。這或許是我們的「日常死亡意識」。

下圖卡製作於 20150205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首次於 28 May 2003 發表於中國時報



2016年8月16日 星期二

【 略述「理性哲學」概念 】

個人提出「理性哲學」的概念,它是用來區別於「感性思想」;個人所謂的「感性」是指人的動物性本性,或人的動物性原型,或人天生配備的軟體程式。「理性哲學」個人認為基本上在人類史上自文藝復興時代的歐洲才開始出現,在此之前的歐洲以及在世界其它文化都沒有,這些基本上都只有「感性思想」。「理性哲學」並非「理性主義」;「理性哲學」在近代史上主要包括法國的笛卡兒,英國的洛克、柏克萊與休謨,德國的萊布尼茲、康德等人。


「理性哲學」倡議人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6 Aug 2016
20160816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 蔡英文撤司法院正副院長提名成為四報頭條;蔡英文執政滿意度與滿意度首次双双跌破五成 】

蔡英文七月中旬提名公懲會委員長謝文定與司法院秘書長林錦芳為司法院正副院長人選後,外界爭議不斷。蔡英文雖曾兩度接見民間司改團體代表,一度給出「再讓我想想」的答案,但反對聲浪仍愈來愈強。有藍委說民進黨內給蔡英文「很硬的軟釘子」,顯示蔡無力調和黨內壓力,總統威信受挫。蔡英文昨與兩人深談後,兩人日前向蔡表達懇辭提名,蔡英文「同意撤回咨文」,給各方都有台階下。此創下正副院長提名人同時請辭的首例。

上 8/15 四報頭條新聞圖片網址:

蔡英文是個決策謹慎與能妥協的人。江春男酒駕事,蔡英文可能看風向,如人民能接受她就放行,因為她認為適當人選難找,結果民意反對超過她的猜測,她必須退讓。司法院正副院長提名事,她本希望「再讓我想想」,結果民意逼她退讓。

今天台灣指標民調,蔡英文執政滿意度與滿意度皆首次跌破五成。信任度方面,49.2% 信任蔡英文、32.5% 不信任,與7月下期相較正向評價陡降 6.6 個百分點,負面評價陡增 7.2 個百分點。對蔡英文執政表現 45.5% 滿意39.8% 不滿意,相較 7 月下期正向評價減少 4.7 個百分點,負面評價陡增 7.5 個百分點。

個人三月份時曾在自由時報寫文章稱蔡英文為「強人」,認為蔡英文大於民進黨。個人認為她雖民調降到五成以下,這是因為民眾的要求較高,若與其他任何黨內外人比較,她還是獨佔鰲頭無可取代。黨內與社會大眾對政治人物的監督,好像確實比較嚴苛了,可能這就是網路時代的民主。個人認為居大位者看格局,蔡英文如果能展現更大格局,滿意度會穩定更高,但在她身旁個人看不到這種人。

陳哲 3/4 獲登自由廣場的《民主靠制度 不靠強人》一文網址:


在蔡英文穩住司法院後,重要的是十月份的司法改革會議。個人主張廢除這種行政性質的司法院,因為要達到三權制衡,司法審判必須獨立,在最高法院之上還有個司法機關很奇怪。

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 2012/8/9 BBC 與 AFP 訪問陳哲對《兩岸投保協議》的看法 】

四年前此時是台灣危急時刻,也是本土運動非常絕望的時刻,陳哲憂心忡忡在街頭第一線衝鋒陷陣捍衛台灣。2012/8/9 上午陳哲與「拒統陣線」及「人權陣線」戰友在圓山大飯店對下抗議江陳會與兩會簽定《兩岸投保協議》。

可能因為那次我們是距離會場最近的團體,陳哲接受了外媒的採訪。BBC 與法新社 (AFP) 記者發佈了新聞。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下為新聞陳哲部份的原文與意譯:
“I oppose the deals because China is trying to control Taiwan's economy so it can rule Taiwan," said protester Chen Che, demonstrating with about 50 others at a museum several hundred metres (yards) from the hotel.”
(
參加抗議的陳哲說:「我反對這個協議,因為(要長遠地看這協議)這是中國要控制台灣經濟,以便能統治台灣。」陳哲先生與大約五十人在距離圓山大飯店幾百公尺外的北美館抗議。)

“The deals have political purposes and they are steps towards unification. I'm worried about Taiwan's future if the government sells out to China like this. Without democracy we have nothing.”
(「這個協議有政治目的,它是為了逐步走向兩岸統一。如果台灣的政府以這種方式出賣台灣,我很憂心台灣的未來。沒有民主,台灣就什麼都沒有了。」)

陳哲最後強調民主是最重要的,當時希望世界上看到這則新聞的人知道,台灣人知道了解台灣最重要的是民主。

2012 年馬英九剛連任,那是台灣最危險的一年,陳哲在街頭衝鋒陷陣,當年除了少數兩黨高層外,陳哲是全台灣上國際媒體最多的人。此外,陳哲也是全台灣抗議江陳會次數最多的人。《自由時報》那時有部落格,陳哲部落格記錄了當時陳哲社團的活動,《自由時報》取消部落格之後,陳哲的記錄也沒有了。

現在四年之後,陳哲蒐尋到四則當時 BBC AFP 發佈的新聞,其中 AFP 新聞獲 YahooNew Europe 與新加坡的 Asia One 媒體採用。下為四則新聞的截圖


上黑框內為 BBC 報導陳哲與「拒統陣線」及「人權陣線」戰友抗議江陳會時,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接受訪問所言。


上黑框內為 AFP 報導陳哲與「拒統陣線」及「網友行動平台」戰友抗議江陳會時,陳哲 CLM 接受訪問所言。此為 Yahoo 新聞刊登文。


上黑框內為法新社報導陳哲與「網友行動平台」及「人權陣線」戰友抗議江陳會時,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接受訪問所言。此為新加坡媒體 “Asia One” 刊登文。


上黑框內為法新社報導陳哲與「拒統陣線」及「人權陣線」戰友抗議江陳會時,陳哲接受訪問所言。此為歐洲媒體 “New Europe” 刊登文。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4 Aug 2016

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 什麼是文化?文化的定義 】(陳立民圖片)

什麼是文化?文化的定義

類歷史產物中,那些具普世價值或普遍效力的部份被升級為「科學」。其它是未達普遍性標準的歷史「殘留」。這些「殘留」中的某些部份,該民族或區域的人們在「感性上」對它們難以割捨,且視之為他們社會的特徵,這些部份就是「文化」。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11 Aug 2016

下為 20160416 版的定義:
文化是什麼?文化的定義

歷史產物中具普世價值與普遍功效的部份升級為「科學」,殘留部份中被各民族、區域、領域人們在「感性上」認為與自我認同有關且願意實踐的部份是為「文化」。

「文化理論光譜研究所」陳立民 Chen Lih Ming (
陳哲)  16 Apr 2016


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 Arnold Bennett 一段話的圖解 】

Arnold Bennett 一段話的圖解

一般是把理性與感性一起談;個人認為在做深入與完整的研究時,可能在上二者之外還要加上個自我,三者一起處理。理性、感性與自我三者之間個人認為有個「同心圓結構」的關係,即自我為核心,其外第一層為感性,第二層為理性。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Befindlichkeit“( state of mind) “Verstehen”(understanding) 類似於感性與理性,但海德格未「明言」二者間的優先順序關係,以致二者似平行,更未見個人所說的「同心圓」關係。

英國小說家阿諾班奈特 (Arnold Bennett, 1867~ 1931),個人認為他對於理性、感性與自我三者間關係的認識超過海德格,當然更遠超過一般的理性與感性理論。

Arnold Bennett曾說過下面三句話:
“There can be no knowledge without emotion. We may be aware of a truth, yet until we have felt its force, it is not ours. To the cognition of the brain must be added the experience of the soul.”
⋯⋯ Arnold Bennett, Bristish novelist, playwright, critic, and essayist, 1867-1931

這三句個人認為是平行關係,可說是對個人「同心圓結構」的不同敘述。其中 “emotion”, “ feeling the force” “experience (of the soul)” 個人認為是描述感性,其中 “knowledge”, “be aware of a truth” “cognition of the brain” 個人認為是描述理性,其中 “ours” “the soul” 個人則認為是指自我,雖然首句文字上缺自我或相似詞,但個人認為在句義中已隱含。Arnold Bennett 這三句證明了個人的三重結構。


Arnold Bennett 與海德格二人都指出感性的力量強大;不過,個人認為他們所見的強大感性力量只是主觀上的強大,即只對人主觀與具相同(主觀)觀點的人們有效,它「並無客觀效力」,因此只是「主觀感性的知識」。


2013 4 2 日個人以「陳哲」名印製了一張名片,至今發出 500 張以上;在名片的反面印了自創的五個命題,其中第五命題為「在 mind 中自我位於核心,其外第一圈是感性,第二圈是理性;感性影響自我最大;但人要成為理性的才有自我。」在此命題中個人指出感性和理性對自我都有影響,這就是個人的「一腦有二室」或「一 mind 二室」理論;當我們有任何想法時,必須檢驗它來自哪一室。在此命題中個人已明白指出:雖然感性對自我的影響自我最大,但只有理性才能使人成為自我。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於 7 Aug 2016
20160807

上為「Mind 的同心圓結構圖」;此圖可幫助了解個人的「一 mind 二室」或「一腦二室」概念,所謂「二室」係指理性室與人天生動物室或感性室,不過理性還有途徑直接連繫到自我。


上為個人對 Arnold Bennett 三句話的詮釋,就是它們在講個人的「Mind 的同心圓結構」。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7 Aug 2016

上為 Arnold Bennett 於 2015。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人原初的認識方式是將主觀意念投射於外者

人原初的認識方式是將主觀意念投射於外者

 

「人原初的認識方式是主動的、自發性的、不自覺的、沒有意識到的將主觀意念投射於外者。」,所以「人本性上是主觀的」;對此康德講的spontaneous,比胡塞爾講的intentional更好,後者需增加projective的涵義。因為人性是主動的,所以被動的東西違逆人性,會讓人覺得不舒服。此處所說的「人本性」或「人性」是指人的動物性本性,或人天生配備的軟體程式,個人稱它為「感性」。

 

陳立民 Chen Lih Ming (陳哲 CLM)  1 Aug 2016